為保證各項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防止在室內(nèi)、外教學活動中發(fā)生意外傷害,特制定本制度。
一、室內(nèi)課堂教學
1、按時上下課,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中途離開,不拖堂,如不按時到崗(預備鈴響要進教室)、提前下課以及上課時教師無故離開教室而造成學生傷害事故的教師負全部責任。
2、嚴格執(zhí)行教學計劃,堅持按課表上課,未經(jīng)教學處同意,不準私自調(diào)課。
3、循循善誘,不諷刺挖苦學生,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尊重學生人格。
4、在預備鈴響后正式上課前,任課教師要落實考勤制度,對缺席的同學要查明去向,并及時向班主任老師通報,安全工作實行任課教師包課堂的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5、上實驗課的教師要組織好學生實驗,保證實驗課的安全。
①上課教師要嚴格按教材要求做好實驗準備,對所用藥品,器材要在課前檢查并進行預做,確保藥品器材安全有效。不得讓過期變質(zhì)及存在安全隱患的器材、藥品進入課堂。
②上課教師要認真組織實驗課的教學工作,必須做到:課前教師對要做的實驗的整個過程能熟練操作;對存在一定安全問題的實驗,教師上課時一定先講實驗要點和安全注意事項以及處理安全事故的必要知識;并對重要操作進行必要的示范和演示,實驗的整個過程進行認真指導和全面監(jiān)控,確保學生安全。
③所有學生必須嚴格遵守實驗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規(guī)程,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及實驗步驟,不懂就問,有問題及時向老師匯報。
二、室外課堂教學
在體育課和課外活動中,體育教師必須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和安全保護工作,使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術(shù)要領的同時懂得自我保護的方法,避免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1、體育課:
①上課鈴一響,體育教師必須站在上課場地上等待學生的到來,切實加強責任心,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②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關注體質(zhì)較弱學生和特異體質(zhì)學生。
③穿著衣服要寬松,應穿著運動服和無跟軟底鞋,身上不要佩戴金屬徽章、別針、小刀及其他尖利或硬質(zhì)物品。不得違規(guī)攀爬有關體育設施。在開展劇烈運動前,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準備和整理活動,避免肌肉、韌帶拉傷。在進行跳山羊、單雙杠等教學活動時,必須設有沙坑、海綿墊加以保護。
④嚴禁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體育設施和娛樂設備。體育設施必須安裝牢固,保證安全,符合有關質(zhì)量安全標準。學校應當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對體育運動場地、體育器材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及時以書面形式報告安全辦,總務處要及時對體育設備,器材進行維修或更新。
⑤上課前,要清點學生人數(shù),對于因身體原因不能上體育課的學生,必須向體育老師請假,經(jīng)體育老師同意后,在教學場地休息、旁觀;如遇有特殊病因不能到場地的,班主任必須做好管理工作,堅決杜絕教室有學生,卻無人管理的情況。發(fā)現(xiàn)無故缺課的學生必須馬上報告班主任或年級組。
⑥在體育課、課外活動中,當學生發(fā)生意外傷害事故時,學校領導,體育教師,衛(wèi)生教師應及時處理,護送受傷學生去醫(yī)院治療,并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和協(xié)調(diào)工作。同時查明原因,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fā)生。
⑦杜絕“放羊式”體育課的出現(xiàn)。教學過程中必須自始至終做好學生的組織工作,保證學生在準備、學習、練習等環(huán)節(jié)均隊列整齊安全有序, 不得出現(xiàn)學生散亂教師離場等嚴重違紀行為及安全問題。
⑧ 對上課不及時到崗、中途離崗以及提前下課而造成學生傷害事故的,任課教師負全部責任。
2、其他室外課及外出活動:
①學校組織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課和體育鍛煉必須堅持“學生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要充分考慮天氣、場地、設備、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盡量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fā)生。教師必須全程參與,精心組織,全程監(jiān)控。
②實踐活動課要有計劃、有組織,有專門指導教師確保安全。
③室外課一定要求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對服裝、鞋類不符合上課要求的學生要求其予以更換。
三、責任追究:
成立課堂教學安全管理責任追究領導小組,對教師安全責任進行認定,確因教師工作失職造成學生傷害發(fā)生的, 如體罰、變相體罰、不按時到崗、提前下課、中途離崗等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追究上課教師的責任。如造成學生傷害事故的作如下處理:
1、上課教師必須馬上到學生家里進行慰問,作出必要的解釋,并向?qū)W校作書面檢討。
2、取消當年評優(yōu)、評先資格。
3、情節(jié)特別嚴重者報教育局同意,年度考核為基本稱職或不稱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