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e id="28y0s"></cite>
  • <center id="28y0s"><dd id="28y0s"></dd></center>
    <dfn id="28y0s"></dfn><center id="28y0s"></center>
  • <tbody id="28y0s"></tbody>
  • 您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 網(wǎng)站首頁 > 專題專欄 > 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 > 創(chuàng)建動態(tài)

    石門高氏:“十教”家訓滋養(yǎng)一方文明

    閱讀次數(shù): 作者:記者 吳雙甲 信息來源:池州日報 發(fā)布時間:2025-04-12 08:45
    [字體:]

    春日漫步在貴池區(qū)棠溪鎮(zhèn)石門村,這座千年古村正煥發(fā)出蓬勃生機。村東崖壁“魁”字摩崖石刻與村口“苦”字型船形建筑遙相呼應,青石板路蜿蜒至村中的高氏家風館。館內(nèi)懸掛的“十教”家訓——“正心、立志、端品、固根本、習常業(yè)、讀正書、知律例、識時務、解危難、素位而行”,將修身治學與家國責任融為一體,歷經(jīng)千年傳承依然熠熠生輝。
      石門高氏先祖原居于中原宋州谷熟縣高陽村臨岐集(今河南商丘一帶),東晉元興二年(403年)因北方戰(zhàn)亂,遷至池州,最終在九華山西南麓的白沙嶺下石崇里(今貴池區(qū)棠溪鎮(zhèn)石門村)扎根定居。這段跨越兩千余年的遷徙史,不僅飽含了家族的生存智慧,更將中原文化與江南風情交融,孕育出獨特的村落文明。
      “十教”家訓以“正心”為核心,貫穿于家族發(fā)展的每個階段。明朝時期,家族代表人物高與清出任四川簡縣縣令,始終秉持“以仁立政”理念,推行仁政、減免苛捐雜稅,深受百姓愛戴。卸任時,同僚共贈“清廉蒞政”匾額,以示敬意。歸隱故里后,高與清選擇在老牛形山下營建歸隱堂,以“為官當效老黃牛,深耕不輟,不求聞達”訓誡子孫。這種言傳身教成效顯著,其孫輩中竟有十人同時入仕,成為流傳至今的一段佳話。
      “高與清墓地用花崗石砌成八卦形,因清廉之名,數(shù)百年來從未遭盜擾,與宗祠共同被列為省級文保單位,是我們家風傳承的無聲豐碑?!碧南?zhèn)石門村高氏家風館館長高天青介紹。
      “讀正書”與“解危難”的訓誡,在歷代族人身上化為實際行動。古有高文靖、高應池于盛世疏財建橋,亂世開倉賑民;高汝德剛正不阿,即便子孫犯法也依法懲處。近代有高炳麟實業(yè)興學,捐資創(chuàng)辦女子小學,推動教育平等… …當代家族成員中,十余人次在部隊立功,多人獲評“安徽好人”“池州好人”;成立志愿團隊,參與助老、環(huán)保等公益活動500余人次……這些先進事跡,無不印證著高氏族人對“家國同構”理念的堅守。
      淳樸的民風與家訓文化交相輝映,賦予石門村獨特的旅游魅力。近年來,該村成立旅游公司,對家風館、實業(yè)廳等20多棟歷史建筑進行保護,將石門高古村落打造成AAA級景區(qū)。“我是自駕到古村落來參觀的,這里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山好、水好,空氣清新,值得一游?!苯K游客曹朋誼說。
      “如今,這里已經(jīng)成為集古村落、民俗文化、自然景觀為一體的鄉(xiāng)村旅游示范區(qū),每年接待游客量在35000人左右?!背刂菔惺T高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楊聲甫介紹。
      “祖輩的訓誡不能停留在紙面,而要刻在心里,落在行動上。我們村設置5個道德超市,鼓勵族人行好事、做好人,引領村民崇德向善,敦化鄉(xiāng)風民風?!碧南?zhèn)石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高俊介紹,石門村先后榮獲第一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安徽省文明村鎮(zhèn)、安徽省鄉(xiāng)村旅游主題村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天下興?!笔T高氏族人以行動證明,傳統(tǒng)家訓絕非塵封的歷史,而是照亮現(xiàn)實的明燈?!笆獭奔矣柌粌H塑造了族人的品格,更滋養(yǎng)了一方文明,指引高氏后人在新時代續(xù)寫村莊發(fā)展的嶄新篇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關閉×
    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全部,中国av片永久免费,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
  • <cite id="28y0s"></cite>
  • <center id="28y0s"><dd id="28y0s"></dd></center>
    <dfn id="28y0s"></dfn><center id="28y0s"></center>
  • <tbody id="28y0s"></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