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陽光斜斜照在貴池區(qū)杏花村街道池口社區(qū)廣場上,10余名居民拿著電飯鍋、電水壺等生活物件聚集在唐義犬周圍,唐義犬則忙得不可開交。他身邊散落著各式各樣的工具,憑借著精湛嫻熟的技藝,有條不紊地對各類物件進行“診斷”與維修。若不是交流時需比劃手語,旁人很難察覺,這位在工作中動作敏捷、滿臉笑意的老師傅,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
50多歲的唐義犬是池口社區(qū)春江花園小區(qū)的老居民,自幼因多重殘疾(聽力一級、言語一級),與外界交流困難,錯失了上學的機會。鄰居一句“荒年不餓手藝人”,讓他的父親記掛在心。從此,“學手藝”這三個字,貫穿了唐義犬的少年生活。當同齡人還在學堂讀書時,他已輾轉五金店、路邊攤當學徒。沒有聽力輔助設備,就趴在機器上感受震動頻率;無法語言交流,就用紙和筆記錄每個維修細節(jié)。寒來暑往,他密密麻麻地記錄了筆記三十余本,并熟練掌握了小家電維修等多項實用技能。21歲那年,唐義犬在巷口掛出“便民維修”的招牌,走出了自立自強的人生路。此后,他堅持學習,通過觀看視頻等方式,又掌握了輪胎修補技術。
“我生活不便,受過很多人幫助。有些居民找我修東西,是想照顧我生意,常多給錢?!碧屏x犬用手語飛快地比劃,一旁的社區(qū)工作人員向記者翻譯著,“社區(qū)工作人員經常來看望慰問我,幫了我太多?!?br />
唐義犬將這些點點滴滴記在心中,并積極參與社區(qū)公益活動。在“學雷鋒紀念日”以及傳統(tǒng)節(jié)日期間,他總是主動請纓,免費為孤寡老人磨菜刀、剪子,維修小家電。85歲的聞梅花老人行動不便,唐義犬定期上門幫忙檢修家用電器等。老人感激地說:“他就像我的親人一樣,經常上門幫我修東西,讓我的心里暖暖的。”
然而,這樣的公益活動較為零散,身為聾啞人的唐義犬,信息來源有限,他時常思索,怎樣才能為他人提供更多幫助?2024年10月,池口社區(qū)為挖掘居民中的能工巧匠,設立了“達人驛站”,并發(fā)布招募令。
唐義犬得知后,第一時間報名參加,為社區(qū)老人集中磨制82把刀具,義務檢修36戶電路……憑借精湛的技藝和熱情的服務,他很快成為驛站的“維修達人”。在“達人驛站”,每逢唐義犬的“值班日”,現場總是人氣滿滿。居民馮憲麗感慨道:“上周剛找他裁剪褲腳,這周又修好了吹風機,唐師傅的手藝真是一絕!”
身為聾啞人的唐義犬與居民溝通主要依靠手語和紙筆,但他的真誠與專業(yè),早已跨越了語言的障礙。“唐義犬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雷鋒精神。他的加入,不僅解決了居民生活中的‘小煩惱’,更在社區(qū)中營造出了互幫互助的溫暖氛圍?!背乜谏鐓^(qū)黨委書記陳程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